编者按:在东湖塘生活了十五年,都不知道身后的黄土塘村竟然是个底蕴深厚的前年古村,原来是那样的美。许多年前建成的垃圾发电厂,曾让许多人担忧和愤怒;如今时过境迁,当初被人视为洪水猛兽的垃圾发电厂倒成了环保治理的典型。前段时间,行驶在黄土塘村整洁的街道上,感觉胜过东湖塘镇的街貌。今天,突然发现了这一片关于黄土塘西瓜的小文,虽然时已入冬,仍然想要分享出来。这可能是迄今为止所见的关于黄土塘西瓜的最早记载了。原来早在民国时期,黄土塘西瓜就已经名声在外,千金难求了。
黄土塘西瓜 洛阳女 选自1948年7月14日《锡报》
槐荫满庭,蝉鸣枝头,有时一年“浮瓜沉李”的季节。 今年的西瓜,据说本来可称熟年,但因将要成熟的时候,受了霉雨的摧残,大受影响,并且瓜的甜味,也稍有减色。 这几天瓜市已涌,河下到的瓜船想到多,所以连朝街头巷尾的西瓜担子,宛若游龙。但因天气并不过热,买卖很清淡,上好三白瓜,喊价四百万,实则三百五十万可以成交。 西瓜有早晚两熟,早瓜又称霉里瓜,晚瓜又称时里瓜。前者没有后者可口,而前者假使是“霉壳子”,那就更淡而无味了。 西瓜的种类也很多,比较好的,有三白瓜、白皮瓜、齐家青、马铃瓜等。前三种都属圆形,仅是皮色上的区别而已。马铃瓜却像马头里的响铃一样,成腰圆式,所以俗称“枕头瓜”。 本邑产瓜的地区很多,但是黄土塘一带的三白瓜最有名,据说是沙土关系,那里的沙土不会积水,因而结成的瓜特别清甜爽口,瓜瓤不会发砂,而且水份特多。 黄土塘的三白瓜,与其他三白瓜大不相同,凡是色淡、纹清、皮薄,而用两指轻轻一弹,其声绷绷然的,定是黄土塘的好瓜无疑。 据黄土塘一位种瓜老农对我说:瓜熟的时候,如果遇着响雷的震荡,瓜田里自有若干的瓜会开裂,其皮之薄,可想而知了。 在炎夏闷热烦躁之际,剖一个瓜,听听那清脆的声音,看看那檀香瓜子、蜜黄瓜瓤的色调,义购解渴了。何况一瓤在口,真比吃冰淇淋有意思得多咧。 西瓜本来是一种罪普通的消暑佳品,然而现在动辄要数百万金一担,在生活维艰的薪水阶级看来,倒也成了贵族化的奢侈品了。 |